研討會系列之六(繁體中文)

日期:2005.09.10
地點: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會議室316-318
主辦:哥哥香港網站

講題…..從《烈火青春》到《阿飛正傳》—張國榮的水仙子形象
講者…..洛楓(大學教授)

(註:所有文字譯本由本網站提供,文字譯本為內容大意,目的是為不懂粵語或因技術問題未能看到錄影的朋友了解其內容,實際意思一切均以視頻內容為準。)

序言

很高興能於05年的今天、九月份再跟大家討論張國榮的電影藝術。在座的朋友有些該是兩年來都有出席,有些或許是第一次參與,無論是新或舊的朋友,都歡迎大家,我相信最開心應該是哥哥。

今天在懷念他的過程裡及為他慶祝生日,同時跟大家分享他的電影藝術成就,他在電影內所創造的形象是無人能替代的。我的處理是以一個電影分析的角度,會討論幾齣電影及播放一些電影片段,逐一鏡頭來分析,今次不會詳細論及導演或美指的部份,會集中於張國榮、一個演員在畫面上是怎樣演繹一個故事的人物。在整理哥哥的電影資料裡,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形象,就是「水仙子形象」。這時期我埋首撰寫一本有關於哥哥的書,剛在上月完成了最辛苦的部份:「他電影裡的死亡形象」,這是上次研討會的講題,及他的抑鬱形象。水仙子形象是另外一章預備撰寫的,今天跟大家先分享,希望一會兒能有時間跟在座的朋友一起交流。

首先會講述水仙子這個希臘神話故事的內容,將故事放於張國榮從影的二十多年、五十多齣的電影裡,及會播放《男生女相》的一個片段,內裡的訪問張國榮談及自己是一個自戀的人。水仙子也是一個很自戀、很愛自己的美少年。然後集中討論幾齣電影,大家有讀過研討會簡介會知道,《烈火青春》與《阿飛正傳》為重點,討論內裡的反叛與死亡,兩齣電影相隔十多年,主題很雷同,但哥哥的演繹很不同,他的表現成熟了很多。第三部份是討論一個遺世獨立的孤獨者形象,《東邪西毒》與《夜半歌聲》,《東邪西毒》裡哥哥演繹一個讓人討厭的西毒歐陽峰,但哥哥的演繹讓觀眾不會苛責他。哥哥就有著這樣一個氣質,他演繹“奸”或不討好的人物大家也不會厭惡他,大家只能對角色無可奈何。接著的《夜半歌聲》,講述一個漂亮的歌王在毀容後的心理變化。最後我們重溫《霸王別姬》,被時代遺棄的程蝶衣。回顧香港電影裡有些角色是非張國榮莫屬,正如《霸王別姬》裡的對白:「是非他莫屬」,試問誰能演繹十二少、寧采臣、程蝶衣?

我們今日以水仙子的形象來閱讀哥哥,他尚有千變萬化的其他形象,我們亦不想將他等同了電影裡的角色。最後在結論時會播放一個以其他電影片段剪輯製作的MV,背景歌曲是《風繼續吹》,以此作為一個總結。尚有很多未完的課題,希望往後能有人延續,因為哥哥的電影著實豐富。我們現在先解讀希臘神話裡的水仙子與張國榮的電影的關係。

希臘神話裡的水仙子與張國榮的電影

水仙子的故事

在希臘神話裡,水仙子 Narcissus 的故事是不斷地被重寫、改寫,在文學、心理學、人類學、神話學都是追蹤這個故事以了解人的特質。這故事講述一個漂亮的美少年,他非常的漂亮,他沒有父母,有一版本的說法是他的母親給天神佔有後誕下了他,於是沒有人承認他的出生。哥哥很多電影的角色都是來自破碎家庭,一會兒我們重溫《阿飛正傳》旭仔、重溫《霸王別姬》程蝶衣,都是被母親遺棄的,跟這個故事很平衡。這個美少年很漂亮,很多女神都喜歡上他,但他一一拒絕了他們,天神懲罰他要他愛上自己的影子,有一天他臨水自照,發現了自己的漂亮,他愛上了自己,最後他太迷戀自己的形象而溺斃了,後來化成了一朵水仙花,這是神話的寓言故事。

這故事經歷了很多,西方的神話故事、神話學、心理學、包括佛洛依德的心理學都有課題有關 Narcissus、及文學的研究,將故事來分析人的特質。這種水仙子特質的人物不能夠愛人,他只能愛自己,他本身有一種自我分裂的狀況,若然不是分裂成兩個,他是不會愛上倒影中的自己,愛上自己本身是一種同志愛、同性愛。這種愛是不能夠完成的,他總不能夠把他的影子從水中“打撈”起來,這種愛是命中注定沒結果、注定是悲劇、最後以死亡去提升或者超越。

水仙子無父無母,出生於破裂家庭,他缺乏愛,所以他以自戀來補償這種的不被關心,程蝶衣也是這個性格。這種人物比較敏感、纖細、及有種宿命論,愛他的人一定會受傷,愛他的人一定會被拒絕,《阿飛正傳》的旭仔就是這個性格。倘若與水仙子人物性格的人談戀愛一定是一場愛情災難,不會有結果,他不會負責任或有諾言,水仙子本身也不會好受,因為不會有人了解他,最清楚他的只有他自己,他注定是孤獨的及無伴至死。

愛情本身有一個自戀的質素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引申出來對人性的探討,不論大家同意與否,愛情本身是一個自戀的過程,不論是同性愛、異性愛或雙性愛。在亞理斯多德神話裡,人本來就是雌雄同體、男男同體或女女同體,但天神將之分成兩半,於是一生人便需要尋找另一半。當找尋另一半的時候,有人會找尋跟自己很相似的或完全不相似的,但都會以自己的角度為出發點,愛情本身有一個自戀的質素在內。

在《胭脂扣》裡,大家重溫時留意開場時張國榮顧盼自豪、很有風度的拾級而上,後來跟梅艷芳對唱,內裡有很多的鏡像,梅艷芳當時是穿戴男裝的衣飾,這種愛情的邂逅,類似對鏡自照,找一個與自己近似的人,這裡顯示愛情是一個自戀的過程。另外,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一種自戀傾向,分別在於愛自己的程度,在傷心或受到挫折的時刻,人會因為自戀而產生自憐的情緒。張國榮主演的數齣電影的人物都是極度自戀,走到一個程度是毀人再自毀,一些極度自戀的水仙子人物。

張國榮電影裡的水仙子

水仙子人物性格的形態及造像在張國榮電影眾多人物類型裡是一個重要的表現,可見於他早期青春電影所顯示的反叛青年。《烈火青春》裡當角色被問及他們對社會像是沒有甚麼貢獻,張國榮回答是:「甚麼社會?我們便是社會!」人物以自己為中心,他不會理會外出的世界。在張國榮早期電影中的反叛青年已經有這個形態的投射,到了《胭脂扣》十二少的角色便相當的明顯,一個自戀的富家子弟,他自覺自己風度翩翩,拾級而上時知道很多女孩子會留意他,張國榮亦能掌握這種形態,你看著他時他會很驕傲的跟你對望。

《阿飛正傳》的旭仔永遠辜負人,戲裡所有的女人都想抓緊他,包括他的養母在內,但他不會讓任何人捉緊。《霸王別姬》的程蝶衣他沉醉於舞台上,他愛上霸王,原因他是愛上自己飾演的虞姬,他不理會現實,當時國共內戰,日軍侵略,文革批鬥,世界發生了任何事他都不理會,他只沉醉於虞姬、貴妃這些身分裡去表達他對京劇的癡狂,走到一個程度正如他師兄說他:「不瘋魔不成活」,一個忘我的境界。《夜半歌聲》裡的宋丹平接受不了自己毀容;《東邪西毒》裡一個只愛自己,最後被逼自我放逐的歐陽峰。

還有我們今天不會討論的《春光乍洩》,內裡的何寶榮。何寶榮是一個很叫人討厭的人物,相對於梁朝偉所飾演的黎耀輝,黎耀輝是比較細心及較正面的人物,何寶榮會隨意發洩、摔破物件、在外出有很多情人,拋棄黎耀輝後又要回頭找他,但大家都對他沒奈何,就像劇中的黎耀輝,大家知道何寶榮的不是,但他回來時仍會愛著他。這是張國榮成功的地方、很成功的角色演繹,觀眾會討厭角色的行為,但他像是孩子般以一個可愛的形態去犯規,一個天真可愛的壞情人形象。

對愛情敏感、細緻的自戀主義者

接著播放《男生女相》的一個片段,看看張國榮怎樣說他的自戀性格。這是關錦鵬拍攝的一個紀錄片,也會見到《夜半歌聲》及《霸王別姬》的片段。

問:

一向以俊美見稱的張國榮,他在《夜半歌聲》裡面,演一個被毀容的悲劇角色,在新舊兩部電影裡,作為演員他是如何作出比較呢?

哥哥:

我覺得有一點忽略了劇本的可塑性及那個歌王毀容後的宿命和打擊,整件事就變成流於層面化和比較注重了兒女私情,其實我知道在舊的戲裡,Message(訊息) 是較多的。

問:

毀容,自然可以被閱讀成自戀的另一種象徵的表現手法。張國榮曾經演過的角色沒有幾個不是帶自戀的成份,他的本人可也是個自戀主義者?

哥哥:

Absolutely(一定是)!

問:

是他造就了這些自戀而陰柔的人物呢?還是這些人物造就了他?

哥哥:

我有一種別人沒有的特質,這特質觀眾也認同了,可能有些觀眾認為我很 Sensitive(敏感的),尤其對愛情方面,比較 Delicate(纖細的)、比較幼細一點。

掌控了角色也掌控了觀眾

這個片段有兩個重點。第一,這個片段該是95、96年間的製作,哥哥在訪問裡有膽量的批評導演于仁泰的處理流於層面化,他很敢言,這也是一貫他在傳媒中的形象,或會開罪了一些人。他很直率,他批評電影中浪費了一些可發揮的情節,即主角被毀容後情節上的處理,他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可見他對藝術有要求及素養。另外是他非常自我了解,被問及他是否一個自戀主義者,他說:「一定是!」他自豪地表示他有一種別人沒有的特質。那敏感、細膩、對感情的捕捉,這是他的特質,所以當他演繹壞情人的角色我們都會受落,「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他在這個形態下掌控著觀眾。

以這作為一個引子,我們討論下面的數齣電影,首先會是《烈火青春》及《阿飛正傳》。

從《烈火青春》到《阿飛正傳》

一個自我毀滅過程的開始

在水仙子的故事裡,水仙子在水裡看到自己的倒影其實是一個自我毀滅過程的開始,他最後會被自己的倒影傷害,這個倒影很漂亮,但絕對是虛幻,不能捕捉的。從這個發現他尋找了內在自我,對自己有個自我幻像,對自己有特定形象的假想;有了一個自我設定的形象後,沉醉當中。這個心理狀況在日常生活裡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對自己都有期待,希望自己能有某個形象,也很著意人們怎樣評價自己。回看哥哥的纖細敏感,在傳媒的報道也得知,他很知道自己是甚麼的形象,他能說出自己的特質,他知道這特質是別人沒有的,他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別人對他的攻擊會讓他depressed,不快樂。水仙子人物的性格很敏感及容易受傷害,在他的電影裡這類性格的人物常有出現。

從植物學角度去分析水仙花,在醫學上是有麻醉的功能,能提煉出麻醉成份的藥物,這點衍生到水仙子性格的人物會自我麻醉,他認為自己是某個形態,他幻想、他相信自己設定的形態,這樣的設定會影響了他跟別人的關係、他的生命、他的歷程。讀回《阿飛正傳》及《烈火青春》,他們的主題故事及結構是出奇地相似;這裡有一個解釋,原因是譚家明,一位新浪潮電影中重要的香港導演,是《烈火青春》的導演及後來《阿飛正傳》的剪接師,而《阿飛正傳》的導演王家衛也受了譚家明的影響。譚家明的電影著名於影像顏色的強烈對比,一會兒播放的片段會見到電影中張國榮家裡的牆顏色是深藍色,對比著一些白色的傢俬。這兩齣電影都是反叛青年的死亡旅程,其中《阿飛正傳》的主角旭仔最後死了,而《烈火青春》則是主角周遭的朋友被殺,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電影的歷程。

《烈火青春》的影像分析

《烈火青春》裡哥哥飾演反叛青年Louis,一個十多廿歲愛吸用日本電油的青年,日本電油是一種吸入後會叫人興奮的產品。角色不是一個好孩子,哥哥不像同期出道的陳百強,陳百強一直演出著乖巧的、純情學生的、白馬王子類型的角色,而哥哥的角色多數均不讓觀眾歡迎。當年《烈火青春》也是被禁上演的一齣電影,是一齣促使香港電影進行三級制分類的電影。戲裡一些暴力、性愛場面被指違反社會風氣道德,而張國榮是擔當著主要的角色,大家可以看到他的歷程。這個反叛青年有父親,但父親不曾在螢幕上出現,父親是缺席的,他的媽媽也早年過世,留下一些錄音帶給他,播著貝多芬的交響曲,他有一位很年青的繼母,常在家裡彈鋼琴,這個是他的背景,角色是來自破碎家庭。他的日常生活是性愛、暴力、毒品,崇日,這是八十年代青年的形態,那時的青年都有這樣的表現。哥哥是帶有一股邪氣的反叛青年,反社會的青年形象很容易受到觀眾的批評,很多觀眾會把角色跟演員本人等同起來。事實是導演及行內人均對哥哥的演出讚賞,他能豁出去,不介意演出不討好的角色,而又能演繹出該種氣質。

播放的片段是《烈火青春》的開場,一個富家子弟的居所,主角房間的顏色有著強烈的對比,主色深藍色是一種沉鬱的顏色;片段中的哥哥沒有對白,他經常重溫著他媽媽的錄音帶,他很懷念媽媽,顯示對媽媽的一份感情,由於媽媽的早逝他缺乏了母愛,處於缺乏愛的一種狀況,這點配合了水仙子的背景。電影的英文片名叫Nomad,即遊牧民族,電影中的青少年要反社會、不遵從社會規則、反道德、要追求自由,憧憬乘坐他爸爸的郵船有一天走到亞拉伯,他們追求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管制、無批評的生活狀況,放浪地、放蕩地在大自然裡生活。

《阿飛正傳》的影像分析

《阿飛正傳》裡哥哥飾演主角旭仔,同樣是無父無母,他的母親很早已經拋棄他,在電影結尾時,他很可憐的被母親再拋棄多一次,一個被遺棄的人物。他有一位養母,他跟養母的關係是對抗性的,一會兒我們回顧他與養母的對手戲,能讀到哥哥的精采演繹,那個形態需要依靠演員、表情及對白來配合。他來自一個破碎家庭,這造成了他不會對愛情負責任,原因他認為從來沒有人對他負責任;他不會對婚姻有承諾,他只愛自己。在劇中哥哥經常有個動作,就是對著鏡子梳頭,就算他打架後他都會梳頭,這等同水仙子在水中審視自己漂亮的形象及關注自己的儀容,是一種自愛及自戀的形態。另外,旭仔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神話,他比喻自己是一隻沒腳的小鳥;他自我設定了這個形象,然後沉醉在內,沉溺後自我滿足,有著自我欺騙的成份。

播放的片段是他在獨舞,很多評論也指出唯獨張國榮能這樣地獨舞,換上別人演出一定不好看。大家可以想像一個人不會無端在家裡對鏡跳舞,一定是認為自己很“正”,這就是旭仔的性格,他自覺自己很“正”,在床上想起自己是一隻沒腳的小鳥,很浪漫,忍不往起床獨舞,欣賞著自己的形象,這就是水仙子的形態。接著的片段是他跟養母的對話,在餐廳內“講數”,他養母一直不肯說出他親生母親的身分,他跟養母對抗著,這是他的身分危機。大家可以留心張國榮唸對白的節奏感很好,唱歌的人,包括對手戲的三十年代名歌手潘廸華,能掌握到很好的節奏感,唸對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張國榮在掌握聲音的處理是很出色的,語言的節奏感及對鏡頭的敏感度,怎樣的鏡頭角度他用怎樣的方式讓觀眾領會他當時的情緒。

旭仔的對抗性形態是以愛來報復,他明知養母著緊他,他就藉著這點跟養母來對抗。旭仔抱著的阿飛的精神,他明白所有女性都愛著他,他在戲裡說過:「一生都最後也不知還會喜歡多少女人,也不知最愛是那一人。」女人愛他是她們的事,最後受到傷害也不是他的責任。哥哥能有掌控觀眾及故事人物的力量。這種固執著自己的身世是整個故事的悲劇之源,他要找尋生母走到菲律賓,後來發生了仇殺,接著才死亡。事實上旭仔有著心理上的矛盾,他既然已經設定自己為一隻沒腳的小鳥,也陶醉於鏡中美麗的自己,為何他還要找尋自己的身世呢?他心裡明白自己是自欺的,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他不知自己的生母是誰及自己的出身。他跟養母強烈的對抗著也要尋找自己的出身,這是重視自己的表現,他一定要找出「我是誰」,總不能不明不白過一生,這是他的固執。這顯示了水仙子人物的性格是非常的固執,他不會理會別人的意見,只能盼他自己覺醒,或者當他走到死亡的時候。

大家從片段能欣賞到哥哥演出的節奏感,身體的擺動、音樂、鏡頭的配合,當年王家衛是相當的欣賞。演員能符合導演的要求,他能夠表達那個mood及形態,這也是一個演員珍貴的地方。

水仙子的死亡宿命

兩齣電影的結局都是有關死亡,《烈火青春》是日本間諜殺戮的場面,雖然在結局時劇本的處理讓人感到突兀,但電影帶出一個訊息「反叛社會、追求自由,最後都會幻滅,也要付上代價。」播放的片段是電影的結局部份,內容比較血腥,大家可以留意到電影畫面上顏色的強烈對比。在這片段顯示了他們的解放生活、大被同眠、跟小豬一起在大自然下睡覺,是回歸人性的解放、回歸自然,這是導演的理想,也是張國榮角色所追尋的自由。但這一定是社會不容許的,戲裡戲外都是不容許,當年這電影曾遭禁影,那時的教育官司徒華指責這齣電影是傷風敗俗的,可想而知社會的保守形態。

回顧《阿飛正傳》的死亡意識,這片段有數點可跟大家討論。首先,旭仔死亡前跟劉德華角色的對話,被篤破他不是無腳鳥「他那裡似小鳥?」但他還是堅持著自己的一套。他被鎗擊後,面臨死亡時回憶很多的往事,電影Flash back旭仔生母對他的安排,這正是旭仔要尋找的真相。他從生命落地的一刻已經被拒絕及被遺棄,所以他說那隻無腳鳥甚麼地方都沒去,他從開始就已經死了,說出了這個意思。大家熟悉這電影的都知道他到了菲律賓找到生母後,生母拒絕見他,他說知道有一雙眼睛在背後一直跟著他走遠,但他不會回頭不會讓生母見到他的臉容,這個只是阿飛本身的幻想「你拒絕我,我便拒絕你」,事實上他是沒有選擇的,他是最先被拒絕的一個。電影裡從來只有旭仔拒絕人,唯一的是他兩次被他的生母拒絕,第一次是當他剛出生時被生母拋棄,第二次是他長大後到菲律賓找到她,她卻不肯相認。這是他個人神話的幻滅,他一直著緊自己的出生,但他的生母不會承認他為兒子,他被否決了生命存在的意義。他面對著被人拒絕的痛苦,後來他去買美國護照,發生厮殺,到這階段他已經受到傷害,被遺棄及被背叛,於是自我毀滅,這解釋了電影的結局安排。他一直不能釋懷他被生母兩度拒絕的形態,最後是客死異鄉,顯示了水仙子性格的人物很孤單,最後只餘下自己一個人。從這裡能夠讀到,當水仙子洞悉世情的時候便是他的消亡時刻,是一個無可奈何的、必然的收場,完成了整個人物的悲劇性、一種的悲劇美感,在這層面上更叫人動容,彷佛這是他命中注定的身世。

遺世孤立者:歐陽峰《東邪西毒》及宋丹平《夜半歌聲》

具備超乎常人的聰明與智慧

彿洛依德說:「自戀的人其實有超乎常人的聰明及智慧。」他分裂了很多個「我」,他比起其他人多了很多個「我」去看這個世界及自己,他想得深、他想得遠,其他人想像不到的層次但他已經到達那個層次了,因此不易被人了解。《阿飛正傳》劇中劉嘉玲就問過張學友:「你知道旭仔在想甚麼嗎?」張學友說沒有人會知道旭仔在想甚麼的。他想很多層次的事,比較其他人他是過早地洞悉世情、人性的弱點、世情的險惡、人世間的問題。這種水仙子的人物其實有種高超的智慧及洞悉能力,因為他比較其他人敏感。這水仙子可說是遺世獨立及離群索居的孤辟者,他看透這個世界便不想跟其他人一起。一會兒我們討論程蝶衣的性格便知道,他明白這世界發生的事情,他才不要跟著同流合污,他可以識時務,但他不會選擇識時務。原因是這種水仙子人物被世界、或從小被父母或時代所遺棄,缺乏愛,他孤獨,世人又不了解他,惟有以愛自己去作為補償,來救贖一個沮喪的自我。

《東邪西毒》的影像分析

在《東邪西毒》裡角色的遺世獨立便以自我放逐的形式出現。哥哥飾演的角色西毒歐陽峰從小父母雙亡,是孤兒,命中注定一世孤獨,曾經有過女人(張曼玉飾演的角色)對他很好,但他放棄了,因他不想有承諾或負責任。在故事裡,西毒能夠說出「我愛你」只在代替東邪黃藥師身分說話的時候。最後他把自己放逐到沙漠,從事殺人買賣,把自己變成自私、功利、金錢為先,控制別人的殺手,這可閱讀成自我懲罰。他沒法完美自己應該有的形態,便把自己變成另一種形象,設想自己為一個不近人情的人。

西毒歐陽峰是一個非常負面的角色,他的缺點很多,自戀、自我、自私、功利,殘酷、不近人情。整齣電影王家衛很能掌握到張國榮的聲音,有百份之九十是張國榮的聲音獨白完成了電影的結構。西毒的故事外,其他角色的故事都是通過歐陽峰的敍述,大家會體會到張國榮聲音的魅力。哥哥唸旁白的時候能夠掌握到感情、節奏、加上鏡頭的運用及電影的配樂,把故事很動人的口述出來。那些旁白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另有個 Underlining Subtext在內,這齣電影也被認為是最具文學性的一齣電影,電影字面上有一層意思,字底下還有另一層意思。電影另一個主題是對記憶的爭扎痛苦,戲裡有一瓶開玩笑的酒,叫作「醉生夢死」,說是能夠消除記憶,其實每當自己想知道是否忘記了的時候,越是把事情記著。西毒放逐自己,要忘記後來變成嫂子的女人時,最後都不能成功。

在香港電影的演員裡沒人能演繹頹廢角色像張國榮那樣演得漂亮,是十分的難得,他能表達出一種魅力及美感,這關乎張國榮本身有的一種貴族氣質。與同時期的演員一起研閱會發覺,評論人湯禎兆曾經在報章也提及過,周星馳跟張國榮一定是不同氣質的,周星馳是草根階層、「粗」的一種特性。張國榮一定不是草根階層,這也是他給人批評的原因,他比較貴族、比較中產化或上流社會、公子哥兒,是 delicate、纖細的。當他演出頹廢角色時就具有像十八世紀英國貴族的、但很靡爛的那種皇室氣派,他能把這種氣質釋放出來。

播放的片段可以欣賞到張國榮的聲音演繹,他用旁白說出自己的命格及他怎樣拒絕人,從這裡可知道西毒歐陽峰非常清楚掌握自己的性格。這齣不是武俠電影,其實是一齣愛情電影,電影裡的水仙子不只西毒一人,另外的包括慕容嫣/慕容燕、東邪、盲俠,惟獨洪七公不是。洪七公能帶著妻子闖蕩江湖,這也是歐陽峰所妒忌的,他控制不了洪七,也辦不到跟他一樣帶著妻子。整齣電影很多水及水中的倒影,劇中的角色都是自戀、自我的形態。他跟他的女人的關係是不可得的,她後來成為了他的嫂子,雖然在她成親的當晚佔有了她後來有了個兒子,但他不能擁有她,等同水仙子喜歡自己卻得不到自己,歐陽峰後來以自我放逐來懲罰這個形態。故事的最後當他的嫂子大病逝世後西毒返回了白駝山,因為感情已經完結,也完結了他的放逐的過程。西毒由始至終都掌控大局,電影敍述則由張國榮的聲音完全掌握;西毒自己知道有能力改變,但他堅持這個悲劇結局,他歸咎於自己「孤星入命」的命格,水仙子是會相信一些命定的事情,讓自己心安理得,率性地讓自己放逐於沙漠。

《夜半歌聲》的影像分析

《夜半歌聲》裡的宋丹平是自我隱藏、不見天日、自我欺騙。宋丹平,一個漂亮的歌王毀容後不能接受現實,也沒法面對女主角,把自己收藏於劇院裡不見天日,找別人來扮演他。這齣電影是從西方的《Phantom of the Opera》的故事轉出來,于仁泰是一個很西化的導演,他以一個西方的拍攝手法去處理一個中國的故事,把故事設於二十年代的北平。

張國榮飾演的角色宋丹平是位歌王、音樂家及建築師,是很多人模拜的情人偶像。在毀容前他擁有一切美好的事物,劇院是他設計及建築的,他很受大眾歡迎及長得漂亮,但一夜之間因為毀容便完全失去,他的下半生便由毀容開始。容貌被毀對於喜歡臨水自照的水仙子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毀了容貌後叫他「怎樣能愛上自己呢?」他惟有自我隱藏,遺世獨立,不再見這個世界。

張國榮在《男生女相》訪問裡批評電影沒捉緊這位美貌歌王在毀容後的心理變化,這是電影劇本的缺點,慶幸張國榮在他的表演裡盡力去表達這個心理狀況,他表現出角色的憤怒、憤激、逃避、自欺,礙於劇本的限制他以自己的表演去突破這個限制及表達他想到達的層次。

播放的片段是黃磊的角色韋青篤爆了宋丹平的自戀與自私、他最愛自己。片段裡的另一場景是宋丹平往探望杜雲嫣時在雷電間映照了自己的容貌於窗面上,他還是接受不了而逃走,這裡看到水仙子的性格的狀況是「水仙子在鏡像裡看到毀容後的evil side他接受不來。」就宋丹平的角色而論,張國榮透過自己的演技和演繹來彌補劇本的浮面,例如在見到韋青扮演自己跟杜雲嫣見面時過份投入,他的尖叫及憤怒把內在的抑壓給爆發了。他被韋青篤爆時他無力反駁,他明知自己最愛自己、他自欺、只是他對自己無能為力。

凌駕劇本的演出

演員要有一種自覺的意識才能把電影推進,張國榮幸運地遇上很多好導演,當然因為他是位優秀的演員很多導演也樂意找他演出,這個是相互的。張國榮可說是無憾,他演出的五十多齣電影很多是經典之作,在選舉任何經典電影一定有他的作品。早前選擇一百部華語經典電影,是不能沒有《霸王別姬》及《阿飛正傳》。當然這也不是他空手得來的,演員也花上很多心思去發掘自己的潛力及突破。由《烈火青春》裡幼嫩的張國榮到《阿飛正傳》裡經得起大特寫考驗的演員,無論是節奏感、表情、對白都能夠「交足戲」,吸引著觀眾追看角色的下場。《夜半歌聲》縱有劇本上的遺撼,他依然能把一個被毀容歌王的自戀及毀容後的情結淋漓盡致的發揮,他很自覺角色需要的層次。我始終相信他是位自覺的演員及對自己很有要求,這才能讓一齣電影加倍可觀。

被時代遺棄的人物:程蝶衣《霸王別姬》

雙重被遺棄的人物

最後今天分享的是《霸王別姬》,這電影非常的精采,我選播的片段是張國榮穿著女裝跟另一人去“爭夫”,是虞姬被人否定了角色及一個真女人的角色鞏俐跟他爭霸王的一場戲,他雖是輸的一個但他的傲氣非常強,他顯出一種氣派。

我們回看水仙子的形態,倒影水裡的自我形象是永不能得及擁有,是注定幻滅的,只能以死亡去超越、提升及完成。《霸王別姬》的程蝶衣,可男可女、雌雄同體、跨越性別的形象,他要的愛也是不可得的,當中有兩個層次。第一,他愛自己而不可得,他迷戀自己於舞台上的虞姬而不可得;第二個層次是愛師哥段小樓而不可得,其中一,他被師哥拒絕,他師哥說人跟戲是不同的,也有菊仙跟他爭奪,其中二是被社會所拒絕,是世度不容的,因同性愛在當時的社會是不會被接受。程蝶衣是雙重被世界遺棄的人。

剛才說過水仙子的智慧及聰明比常人高,他分裂成很多個「我」,很多眼睛去閱讀自己及世界,倘若水仙子不分裂是做不到愛自己的形態,分裂成兩個才能有一個主體的我愛一個客體的我,正如戲中有說他:「不瘋狂不成戲不成人生」。他分裂成台上及台下的人,但他不去承認或鑑別他們,台上台下、戲裡戲外的真與假,他化身為虞姬愛上台上的師哥霸王,把這些同樣置於日常生活中。

哥哥談蝶衣

播放的《霸王別姬》製作特輯,內裡哥哥談蝶衣的性格及他怎樣演繹,別忘記不要把哥哥等同他所有演繹的角色。從片段閱讀他跟角色的關係及他怎樣掌握角色的特質。

哥哥:

在人物性格方面,程蝶衣是比較自戀及自我的,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從幾歲開始母親拋棄了他,到了他60多歲的時候重遇他的師哥,他一生中沒有過什麼好日子。他最滿足的時候就是在台上和他的師哥一起表演京劇霸王別姬,那是他一生最光輝的時候。在感情方面,他是非常空虛。在後期菊仙搶走他的師兄的時候,他是極度的空虛。那種感覺我覺得應該要好好地演繹出來。

哥哥:

我不希望做程蝶衣。我的意思是我本人不希望做他。老實說我比他幸福得多,但我非常愛演這個角色。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電影,一部藝術性非常高的電影。我希望大家會喜歡。

《霸王別姬》影片以外

從片段中見到哥哥親身說出及分析程蝶衣的性格,他能掌握角色性格的類型及演繹方法。有些資料可跟大家分享,當年的 Casting 有過尊龍,因當時尊龍有國際市場,哥哥為爭取這角色便在《號外》拍攝了一輯青衣造型,顯示給外界知道他能演好角色。後來尊龍因其他因素沒有演出,陳凱歌起用張國榮,哥哥到北京接受京劇訓練,當時替哥哥找了數位京劇替身,但到正式拍攝的時候,除了代唱的部份,其他哥哥自己已經能應付,可見他很努力去演好這個角色及付出了心血。

另外分享,我當時在加州欣賞這齣電影,我不太喜歡電影的前部份,因為那些壓抑感很強,及因為導演的背景電影的恐同意識甚強,我本人會喜歡程蝶衣長大後即有哥哥演出的部份。有一回哥哥到香港中文大學演講,我當時發問了一個問題:「電影的恐同意識,以你作為一位認同同性戀及對性別開放的演員,你怎樣處理?」哥哥回答說要體諒陳凱歌的背景,他是文革出身,他對某些事的認知或是這樣,另外電影要顧及市場,有些題材很敏感會是禁忌。他作為一個演員,他說要把角色對感情的義無反顧表現出來,儘管有電影的限制,例如對程蝶衣的感情不認同,或一些壓抑及扭曲的事情,當他演出時把角色的性格提升至一個層次「對這種感情是義無反顧,對虞姬的沉溺是至死不渝」,把這個特質浮現出來,觀眾同情角色的時候便能突破導演的限制。觀眾欣賞電影時會認同程蝶衣,雖然程蝶衣是遺世不容,但由張國榮演出後會發現程蝶衣是可愛的,這是張國榮的魅力及能力所在。

另一位哈佛教授,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他那時在LA觀影,他說:「電影只有張國榮可以看,若然無他,這齣電影不用看。」我很感動他能看到張國榮演出的特質。在經典電影選舉中,我寫給電影金像獎有關選擇《霸王別姬》,理由也是完全因為這齣電影由張國榮演出。霸王的角色演出也不錯,可惜遇上程蝶衣角色搶戲多了,菊仙的戲份很多,但程蝶衣一點都不會輸蝕。

《霸王別姬》影像分析

接著欣賞的片段是兩個女人去“爭夫”,可憐的是連舞台上的虞姬也沒有程蝶衣的份兒,由小四來演出,是兩個女人再加一個真女人。他是雙重被遺棄,舞台上虞姬給換角了,舞台下他給菊仙搶去了他的師兄,他是輸的一位,但他很有氣度,他輸得很漂亮。看到的鏡頭程蝶衣是逆著人潮而行,全世界遺棄他只得他一個背影朝著一個方向,其他人是朝著另一方向。這個是政治壓迫,霸王不能不演,菊仙也不會讓他不演,他們要自保,程蝶衣在整齣電影裡從來不想自保的一回事,他堅持自己的做事方向,他一個人孤軍作戰逆流而去,背景是霸王別姬正在上映的剪影,沒有他的參與,舞台下,菊仙同情他,為他披回外套,他很有氣度地謝過菊仙,把外套棄之。這是輸來表現出的一種氣度、尊嚴,他不需要同情,他堅持不是他的問題。下一場景他把戲服完全燒掉,他不會再演出京劇了。

在《霸王別姬》製作特輯有另一段訪問,Leslie 說到,李碧華有兩齣小說以他作為男演員的藍本,《霸王別姬》是其中之一,另外是《胭脂扣》十二少,李碧華說過沒有張國榮就不會有十二少及程蝶衣,這兩個角色或多或少就有哥哥的氣質在內。張國榮演自戀的風流人物是特別得心應手,這是編劇小說家都能掌握的。張國榮也曾說過在八十年代他不能出演程蝶衣的角色,因為在保守的香港媒體裡,經理人或唱片公司都不會讓他演出,因會損壞他的不羈情人的歌手形象,社會也很保守不會接受。到九十年代,他已退出樂壇,他說過接拍《霸王別姬》的那個時候他是一位專業演員的身分,他的 exact wordings 是 “A Serious Actor”,看到他那專業演藝的態度。

程蝶衣是一位雙重卑微的人,他的母親是妓女,也不知父親是誰,他的出身已是低微,再當上戲子,「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在那混亂的時局裡他只想演好京劇裡的角色,保留自己的舞台世界。京劇的舞台就像是一面鏡子倒影出一個太幻虛境,程蝶衣把虛境作為現實生活的一部份,他明知那是假象來的,他是不肯清醒也不覺晤,沉溺在那裡。張國榮訪問片段裡說:「程蝶衣一生都坎坷,只有舞台是他最光輝的、最開心的時段。」程蝶衣沉醉在內、人戲不分、雌雄同在。整個程蝶衣的性格是跟世俗衝突、遺世不容,他要求跟師哥從一而終,沒可能,師哥都批評他「不瘋魔不成活。」他性格很放任、頹廢,他後來吸服鴉片的影像,會見到他頹廢的一面;但他的性格天真瀾漫,他說要跟師哥演一輩子的戲,差一天、差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他有小孩子一樣的固執。他要的是一生一世、從一而終、一輩子演京劇也就滿足,其實他要求的事很細小,但也不可得。他不理會世俗的成見,也不識合時勢,他從來不討好權貴,但他識英雄重英雄,有一場的禍根源起他往日本人會堂唱戲,他發現青木三郎懂得京劇而欣賞他,並不會理會他是日本人或是否政治正確,他不會理會政治立場。在京劇的藝術世界裡,只談藝術,不談政治那微小及狹窄的事情,他是放棄了一個有衝突的世界,最後導致了他的悲劇。

張國榮本身有一種貴族的氣質及男生女相的形態,他本人亦感覺自豪的,他男裝扮相時「靚仔」,女裝打扮時「靚女」,是一個很高的境界。這個難度很高,例如我喜歡的任劍輝,他男裝打扮時很漂亮但女裝時就不漂亮了。他有一種反抗和反叛世俗的精神,所以能夠演出程蝶衣那個內心世界,陳凱歌在訪問裡提及過張國榮能夠很準確及很鋒利地捕捉程蝶衣的內心活動,這點很重要。

水仙子的殉愛宿命

劇中接下來是文革批鬥,劇末是程蝶衣自殺身亡。水仙子發現水裡的世界不能存在及保有時,只能夠為自己殉愛,他知道在舞台上他很風光及輝煌,他知道這是幻覺,虛的,他一直不肯承認也不肯面對,因為他知道一旦篤破,就會幻滅,接著是一個死亡結局。在劇終時程蝶衣唸著「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可以有兩個層面解釋,一方面是導演賦予的恐同症,糾正男女已分,他不相信「男有女性特質,女有男性特質」或者演員能夠雌雄同體往來兩個特質,他回到性別的分工上。另方面程蝶衣是注定要死亡的,他的感情及一生追求的東西在現實是不能得的,當他不能夠擁有,死亡就成全了及保有著不要幻滅。他是穿著虞姬的服飾,以京劇中的劍在戲劇的橋段裡自殺,他是生於京戲,死於京戲,殉道的一種精神。相對於電影裡菊仙死時穿著她的出嫁服飾,程蝶衣是以虞姬的身分為霸王殉情,是生於舞台,死於舞台,當不能把戲劇置於人世間時,惟有在舞台上結束,將之保存,這就是自刎那場的意義。

結語及分享

結語

今天我們討論了數齣電影,在結論後希望有時間可以播出一個七分鐘的MV。

我們見到張國榮多姿多采的演藝風華,我們沒有討論的《春光乍洩》也是歸納於這個課題內,由於時間所限未能討論。眾多的水仙子形象是完整統一的,也見到哥哥的處理。雖說是完整統一,角色裡面也有很大的差異,《阿飛正傳》的旭仔一定不等同程蝶衣、不等同十二少、亦不等同西毒歐陽峰,他們均是水仙子的人物,但各人有不同層面、層次上的表現,除了造型、電影的類型,還有哥哥的演繹方法。

演員可分為兩種,一種的演員演好所分派給他們的角色,礙於香港電影工業的影響及限制,經理人接了甚麼影片演員便要演出那個角色,成功的可以演出多種類型,否則演員便只會重複演著一個類型。另一種演員是他很自覺努力爭取及建立有自己風格的角色,張國榮便是屬於這類別,角色如《霸王別姬》便是他爭取回來的,有些角色在他手上便會處理成只有張國榮的一家別無分家也無能人代替,這個是他的堅持也能辦到的。試問倘若不是張國榮那有人能演出十二少、寧采臣、程蝶衣、旭仔、宋丹平及歐陽峰呢?我們不能找到另一人。有時候導演、編劇會為演員度身訂造角色,因為他們相信演員能演好這個角色,在另一方面張國榮接到某些角色時會為角色設計一些的動作、表情、走位、節奏、唸對白的方法,對著鏡頭的表達,加上導演、美指之間的合作,達到一個程度是這個角色非他莫屬。另外哥哥是得天獨厚,哥哥的氣質及氣度在世間真的難求,加上他演技的深度更是可遇不可求。

我們討論水仙子人物時,要留意我們不能以角色人物去等同張國榮本人,我們只能從這些特定的人物類型裡欣賞張國榮是怎樣透過他的演技、氣質、演藝方法及導演、電影藝術來造就的一個類型人物。張國榮自己也說過現實中他不想是程蝶衣,他說他比程蝶衣幸福多,他有很強的自醒。水仙子形象只是張國榮五十多齣電影中其中的一個系列,並非全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其他還有書生形態的寧采臣,《英雄本色》裡性格衝動的杰仔,《家有喜事》camp的演出,在《流星語》中演出單親爸爸,《異度空間》演出精神分裂者,《鎗王》裡當殺人狂,這裡已經很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年齡及身分的人物,他都嘗試演出,喜劇悲劇武俠時裝的、青年反叛的、人到中年帶著孩子的。可惜是他還有可以再開拓的可能性,只是我們沒有機會見到。我們現在只能珍惜他留給我們這些的經典電影。

作為總結,以下的明周MV剪輯了哥哥的其他作品,在水仙子形象的作品以內及以外,他還有很多的電影藝術是值得繼續探討。

分享

觀眾一:

很想知道一些影片發行的問題,因為哥哥早期的電影未有發行DVD或VCD,我感到可惜,不知講者對這方面熟識否?我想說哥哥留著鬍子的形象都很「靚仔」和「有型」,及在每一位愛護哥哥的Fan心目中哥哥從來沒有離開過,他仍然活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洛楓:

我也非常同意哥哥有鬍子的Look也很「有型」,不是每個人留著鬍子會好看,有些人會叫別人有髒的感覺。影片發行我不熟識,不能夠發行很多時是因為影片的版權不知在那兒,有一些電影公司已倒閉,所以不在電影公司,從來電影不一定在導演那兒,更加不會在演員那兒,電影的菲林還在否也是一個因素。有些該在商討中或會再發行,有些很奇怪地只有日本或歐洲版,例如《烈火青春》香港版已經斷市就有一個日本版,奈何沒有中文的Subtitle。

觀眾二:

洛楓小姐提過《春光乍洩》的何寶榮,我期待何寶榮都是水仙子的形象,為何沒有詳論?

洛楓:

因為沒時間的關係,已經超時演講了!但我撰寫的書中,一定會包括他為水仙子,何寶榮也是非常的愛自己,才讓黎耀輝那麼可憐,及他很任性,看著何寶榮的那副模樣觀眾只能對他無可奈何。哥哥演得很好,但這齣電影張國榮工作得很苦。說起《春光乍洩》,那些甚麼及甚麼獎項的評審對張國榮確是不公平,哥哥到台灣時對《春光乍洩》的最佳男主角獎項抱有期望,最後落空,其中有很多偏見。我們討論過張國榮演很多角色都不討好,有反世俗的、反社會的、拋棄情人的,對母親不孝的,他的形象負面及帶點邪氣型態,不能討好評審,評審喜歡那些苦盡甘來的人物。還有張國榮本身的氣質讓人感覺他的出身很好,當然大家都知道他的家庭背景,另演藝上他有一段時間未能當紅,當紅了也給一些人喝倒采,有些人見不到這個層次,見著其他苦出身的多給一些同情分,以為張國榮的一切得來容易。他的貴族氣質,走出來已經是公子哥兒,從剛才的分析便知道其實他對每個角色都花上心思去參考、思想、設計、處理及演繹,能看到他的不斷進步。八十年代,他帶點邪氣的形象,演繹一些反叛青年,得不到觀眾的認同,社會及大眾傳媒始終不夠開放,有點保守與偏見。張國榮的性格也不會刻意地去討好這個世界,讓他不容易受歡迎。懂得欣賞及喜歡他的人就會了解他,如果不了解他及不喜歡他的人,我跟他的想法同樣是:「不稀罕」。